大家在申请美国大学时,很多申请者都还是比较看重排名的,每次有新排名的公布,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热议。同一所学校,排名竟可以相差几十甚至上百名,妙务老师还是那句话,排名只是一个参考,不要迷信排名,也别让排名绑架了我们申请的大学。那么如何才能让排名更好地辅助我们自身选校呢?
1、有明确专业选择,专排主综排辅
如果学生在高中期间就有了非常明确的专业倾向性,建议大家选择专业度排名更高的学校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结合综合排名划定最合适的学校。不过,这就要求学生在9-11年级的时候提前进行专业探索,通过校内课程和校外活动来确认自己的专业方向。
2、没有明确的专业选择,优先考虑综排
对于无法确定专业方向或者不够坚定专业选择的学生,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排名较高的学校。因为对于学生来说,就算是确定专业了,到了大二大三,接受了一两年的通识教育后也可能会有一些改变。排名高的大学,能提供给学生的学术资源和机会整体会更多一些。;
对于没有明确专业倾向性,但还是有一定方向的学生,建议先锁定专业的方向,比如STEM、社科、文科等,然后再进行学校的调研。
3、不要把排名看得太重
大学排名是一个重要的选校标准,但从本质上来说,排名只是一些直观的用来评估学校的数据,没有必要把它看得太重。因为第21名和第23名真的没有特别大的差距,甚至第25名和第30名的差别也不会很大。
一般来说,除了哈佛、斯坦福、MIT、耶鲁等全球顶尖的大学,其它排进前30名的算是一类学校。
这个档次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术环境都不错,就算是美国本土学生也很难进入,如果能进去其中任何一所,相信都能有一个非常棒的大学体验。
而排名第40-50名的学校虽然可能没前30学校那么精英,但往往也都有某个领域的专业优势和独特的校园风格……所以,排名只是一个用于参考的东西,年年都会有变化,不用太过于纠结。
总体而言,择校是一件很非常个性化的事情。
在参考排名前,一定要先对自己的求学目的有一个审视。只有提前明确自身的需求,再根据实际背景和条件,综合考虑学校的招生政策、录取偏好、课程设置、就业前景、地理位置、校园氛围、学校能提供的福利支持等因素,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大学。
所以,不建议仅仅盯着某一份榜单,把其奉为宝典。除了综合排名,还推荐大家关注一些更细节的,比如专业、录取难度、甚至学生幸福度等相关的排名。多参考对比不同的排名系统和种类。